疑似甲醛中毒學生或為支氣管炎?
日期:2020-02-09 00:46:36
日期:2020-02-09 00:46:36
2019年4月以來,吉林省大安市新艾里鄉學校部分學生出現咳嗽等不適癥狀。5月9日,該事件一經“追一尋”微博號爆料,就立刻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事件的發生過程,當地政府如何處理,最新結果是什么?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日就此事采訪了大安市政府有關工作人員,對該事件繼續追蹤。
記者了解到,除了兩次委托白城市某檢測機構之外,5月11日凌晨2時30分,吉林省環保廳連夜成立由環境應急、監察、檢測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對新艾里鄉學校進行監測。
5月14日,大安市人民政府新聞中心官方微博“大安發布”稱:根據吉林省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監測報告[省站監測(2019)第004號],對新艾里鄉學校九年級15名學生學習生活的4個寢室、1個教室、1個電教室、食堂及室外上風向和下風向等9個監測點位進行監測,監測項目包括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
5月11日化驗分析和5月12日監測報告顯示:甲醛、氨、苯、甲苯和二甲苯監測結果全部合格,均符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2013年版)]一類民用建筑工程標準。
介入
據大安市副市長孫立介紹,新艾里鄉學校屬于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300多名學生,其中15名初三學生(九年級)馬上面臨中考,學校就安排統一住宿。2019年4月初,3名孩子因為咳嗽到鄉衛生院就診。
大安市政府提供的材料說明:“5月3日,學生朱雪(化名)隨家長到吉大一院就診,進行過敏原檢查,經檢測過敏原中包括甲醛,醫院并未出具診斷報告,家長懷疑是甲醛中毒。5月5日,部分家長到學校要求檢測宿舍空氣中的甲醛是否超標。”
這份材料內容還顯示,5月5日,12名學生家長赴長春就診,之后其他3名學生陸續趕到。
“5日下午校長就到教育局匯報了。”孫立說,當天晚上教育局和衛生局等政府工作人員與該校校長也趕到了長春。
“5月6日8時起,學生先后到吉大一院就診,醫院為學生做多項檢查,結果顯示肺功能無明顯改變,有9名學生過敏原檢測結果甲醛為(+),另有其他多種過敏原檢測結果為陽性。”政府提供的材料中如是寫道。
孫立認為:“(家長)誤把過敏原認為是診斷,這樣的誤判導致下面事情一步步發生。”
會診
“醫院不能依此診斷為甲醛過敏或中毒。初步診斷為支氣管炎,建議密切觀察、對癥治療。學生家長仍懷疑是甲醛中毒,要求住院治療。市政府積極協調吉大一院全力診治,并請(吉林)省衛計委組織專家會診。”在政府提供的材料中給出進一步解釋。
大安市官方還表示,5月9日19時45分至23時,吉林省衛計委組織吉大一院感染科、神經內科、急癥內科、呼吸科等方面專家,對15名學生逐一進行多學科會診。
“我們也想盡快出結果。”作為該市副市長的孫立坦言。
根據大安市官方公布的消息,5月10日8時,吉林省衛計委再次組織吉大一院感染科、急癥內科專家和(吉林)省職業病研究院職業病科兩位化學中毒方面的專家,聯合對學生進行會診。同時,將15名學生的糞便和咽拭子標本送(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病毒檢測。
“5月10日10時40分,吉大一院委派鮑萬國教授在醫院向學生家長介紹專家會診情況,并對家長提出的醫療診治方面的問題進行答疑。”大安市政府提供的一份情況說明中記錄,經過專家兩輪多學科會診認為:“依據現有臨床資料,暫不支持甲醛中毒診斷。考慮不能排除外感染性疾病,具體病原尚需進一步檢查。”
在這份材料中專家給出建議:一是暫時脫離食堂和宿舍環境,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二是支持對癥治療,給予解痙鎮咳,調節腸道的菌群及抗感染治療;三是鑒于目前臨床癥狀及輔助檢查,初步判斷預后良好。據此,醫院給部分學生開具了口服藥,所有學生不需要住院治療,只需在家休養即可。
10日下午,政府工作人員到家長和孩子的住處進行了慰問。
“我們到了一個房間去了,別的房間的家長和孩子都來了,我心里想慰問變成解答了。”大安市副市長孫立說,他從領導和父母的角度談了很多,目的就是讓家長認識這個問題,讓孩子盡快回家治療,考慮到不能耽誤他們學習。
當天,部分家長和孩子乘坐大安市政府的包車,回到了當地。
承諾
“5月11日7時30分,有4名學生及家長前往哈爾濱市(已返回的大安1名學生與其會合,共計5名學生),先后到黑龍江省二院、哈醫大一院就診,經過檢查后返回大安。”大安市政府給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提供的材料中寫道。
“家長見到我們之后,讓我們不要跟著,我分析他們可能不太相信之前的結果。”孫立解釋,“政府來沒有別的目的,我們也不能干涉他們的自由,就是想讓孩子抓緊學習,給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人家是一個專家組,并不是某個醫生,(吉林省)衛計委也參與。”大安市衛計局局長于永翔直接回應了有關疑問,“我們(大安市政府工作人員)主要做溝通工作,不可能影響診斷結果。”
根據知情人透露,這些家長帶著孩子前往哈爾濱的醫院檢查,也未能得到準確病因。
“我認為兩邊(長春和哈爾濱)的檢查結果沒有什么出入。”孫立說。
致病原因找不到,接下來怎么辦?
“病原的初期不好檢測,后續會根據癥狀來治療。”孫立回應,“第一,大安市里面的醫院成立專家組,由(吉林)省和(大安)市的專家組成;第二,2019~2019年每年給孩子提供健康體檢;第三,孩子6月底就要中考,中考是公平公正的,(孩子)在這件事情受了影響,(我們)會向上級反映。”
據了解,當時在哈爾濱的家長接受了這一承諾。
“市長和教育局長(在承諾書)上簽字了,一步一步來落實了。”作為大安市副市長的孫立表示,這件事已經跟上級領導請示了。
他介紹,5月15日,他們在新艾里鄉學校的一個教室里,把15名孩子的家長叫到一起。他先是進行了40分鐘的情況介紹,并且回答了家長關于承諾的疑問。另外一些家長在承諾書上簽了字,市長和教育局長也在上面簽字。
后續
“原來新艾里鄉衛生院沒有足夠的床位,現在買夠床位了。如果15個孩子都需要住院,我們能容納下。”該市衛生局局長于永翔介紹,目前衛生院有4名從大安市抽調過來的醫生,并調來了1名護士,加上鄉衛生院原有十幾個人,醫療力量比較充足。
“如果孩子們考完試(身體)還沒有好,我們還會堅持治療。”他強調,與此同時,衛生醫療機構還為這些學生開辟了市鄉兩級醫療“綠色通道”。
大安市教育局局長趙克武說:“(孩子)耽誤學習了之后,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時間把前一階段的課程補上。”
于永翔說:“紅眼的小孩,現在基本上吸收差不多了,可能還是有痕跡,不像是以前那樣了。”
該班學生王波(化名)的母親說:“現在孩子在鄉衛生院治療,白天上課,晚上打點滴,沒有聽孩子說過(存在)不舒服。”
她接著說:“這次事情鬧得挺大,(希望)不要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學校有責任,我們會追究。”該市教育局局長趙克武表示。
在大安市政府提供的材料中顯示:“目前,根據專家治療建議,暫時脫離食堂和宿舍環境,學校組織學生在該校教師家上課,已有6名學生正式上課……7名學生在家休養,1名學生在大安市第一醫院接受治療;1名學生前往吉林市診治原有腎病。”
“孩子不是甲醛中毒,家長當然高興。”王波家長說。
截至記者發稿時所了解的情況,目前孩子上課地點已更換到學校的教室。
“下一步,我們將妥善做好后續工作,盡快讓學生恢復健康,正常學習生活。”政府在給記者的一份材料中表述。
展望
“我們在微博關注到這一事件。不少網絡大V開始關注、轉發此事,形成了不小的熱點。其中也有很多人@我們(‘共青團中央’微博)。”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新媒體處吳德祖說。
5月9日共青團中央微博轉發并評論該事件:“這事共青團管定了!請@吉林共青團 @共青團吉林省12355盡快聯系當事學生,核實事實,并提供法律等方面的支持。”
隨后1個多小時,共青團吉林省委員會官方微博“吉林共青團”也迅速回應:“這件事各大媒體高度關注,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也在行動。請大家和我們一起持續關注,探求真相,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團中央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該事件,共青團中央的微博當時堅持兩點:核實事實和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讓團組織成為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共青團的介入,主要是推動整個事件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是團組織這幾年來持續開展青少年權益維護和法律援助的一個小縮影。通過微博等新媒體渠道回應維權個案,這件事也不是第一次。之前成都女生被侵犯、蚌埠三中高三學生扶老人反被起訴等許多熱點事件,都有第一時間回應,并提供相應的法律支援。
吳德祖說:“團組織長期關注青少年的依法維權,有青年之聲、12355維權熱線等多項重點品牌工作。比如青年之聲成立了‘維權服務聯盟’,數十名律師受聘擔任專家團成員。權益部開通了‘青少年維權在線’網絡平臺,有數百名公益律師和心理專家進行值守,通過網站、微信平臺接受青少年咨詢求助。有這樣的工作基礎,我們才有底氣積極地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他認為:“在幫助青少年維權方面,團組織有整合社會資源的優勢,比如律師、公益人愿意提供幫助,同時還有橫到邊縱到底的組織架構。”
“團組織與一些網上‘鍵盤俠’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愿意用耐心扎實的線下工作和點滴努力,推動取得良好的效果,用最終的結果來回應熱點。”吳德祖表示。
他也毫不回避一些問題:“從目前情況來看,(當初發微博的人)在表述中不排除夸大的成分。我們要防止輿論對地方黨委和政府的綁架。這樣的做法不值得效仿,也是團中央微博轉發語中特別強調‘核實事實’的原因。”
讓輿論歸輿論,讓事實歸事實。從長遠看,靠輿論推動社會關注解決問題,并不符合現代社會治理模式。短暫的社會熱點之后,還是要靠法律和規范,靠線下一點一滴的實際工作,讓青少年的權益得到維護。